曾国藩处世之道:不因为一句话坏事
[摘要]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,我们每天可能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烦恼之人和事,即便如此,也不要说“利害话”,也不要做过分的事情,谨言慎行,言行合一,才能使每一步走得稳,才不会被人诟病。
文/金钟
曾国藩在家信中也提到:“沅弟信言家庭不可利害话,此言精当之至,足抵万金。余生平在家在外,行事尚不十分悖谬,唯些利害话,至今悔恨无极!”
勿以恶小而言之(资料图 图源网络)
“沅弟来信说在家庭中不可以说有关利害的话,这个说法极其精确恰当,可抵万金。我多在外面,行事还不算荒谬,只是会说些有关利害的话,到现在还十分悔恨。”,曾国藩表面上说的是家庭相处之道,实际上是为人处世之道。我认为,这里面的“利害话”,有二种解释:一是说恶语,也就是坏话;二是说话太刻薄。
勿以恶小而言之
《三国志》中说过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意思是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,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做。推理到说话是同样的道理,不要以为恶语影响小就去说,不要以为善语小就不去说。
闲谈莫论他人非
喜欢说坏话的人图一时痛快,虽然是一些很小的事情,但这些话可能会以各种形式传到被说的人耳朵里,久而久之,这个乐于恶语的人就会遭人唾弃,所有人都会对他“敬而远之”。
躬自厚而薄责于人(资料图 图源网络)
《醒世歌》中说:“静坐常思自己过,闲谈莫论他人非”,孔子也说:“躬自厚而薄责于人。”就是说要常常思虑自己的不足与过失,而不要经常谈论他人的不是,也要少指责批评他人。
恶语伤人六月寒
有些人总是说话特别刻薄,居高临下,我相信这样的人,是不会受欢迎的,不论他有多么善良,因为和这样的人说话总是会碰壁,一句话就被噎回去,憋出内伤。
所谓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”,这句话出自《增广贤文》,就是说:一句良言,一句安慰人的话,一句理解的话,即便处于寒冷的冬季,也会让人感到很温暖。但是一句恶语,一句刻薄的话,一句有意或无意伤害人的话,往往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和心理,即使在炎热的夏季,也会让人感到心寒。
静坐常思自己过(资料图 图源网络)
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
《论语》中说: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,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、言行不一是可耻的。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”:君子不夸夸其谈,不言过其实,但做事却是很敏捷。孔子在《论语》中说“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”祸往往从口出,为了不给人说坏话和刻薄的机会,办事要勤勉,说话要谨慎,才不会遭人诟病,才是接近德行的正道。
“十语九中未必称奇,一语不中,则愆尤骈集;十谋九成未必归功,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。君子所以宁默毋躁、宁拙毋巧。”(《菜根谭》)十句话你说对了九句,也未必有人夸赞,但是有一句说错了,就会遭到他人的指责;谋划十次有九次成果了也未必有人归功于你,但是有一次谋划不成就会遭到人的非议、诋毁。所以君子宁肯沉默也不急躁,宁可显得笨拙一些,也不自作聪明投机取巧。
君子所以宁默毋躁(资料图 图源网络)
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,我们每天可能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烦恼之人和事,即便如此,也不要说“利害话”,也不要做过分的事情,谨言慎行,言行合一,才能使每一步走得稳,才不会被人诟病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。
- 曾国藩:盛时常作衰时想 上场当念下场时2018.01.03
- 儒学在今天: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丨参赛作品2018.01.02
- 我与《论语》的故事:《论语》引领我走进儒学大门丨参赛作品2017.12.27
- 儒学与生活之大气象及其圆融丨参赛作品2017.12.26
相关搜索
为你推荐
-
-
明心见性:要存钱 更要存智慧
2018-04-20 10:57:43
【摘要】你读过论语、孟子、大学、中庸,你把所有中国的书记下来,我们解剖的时候,只能解剖到肝脏、心脏,只能解剖骨骼、肌肉,但是你的学问究竟藏在哪里?《论语·阳货篇》子曰: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今天跟各位谈,论语里很重要的一句话,叫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。这里面有两个字最重要,一个叫“性”,一个叫“习”
-
-
以史为鉴丨曹操不止一面:是英雄还是奸雄?
2018-04-19 16:24:01
今天,要给曹操一个定评,要想还曹操一个本来面目,太难了。他智慧超群,爱惜人才,却也阴险狡诈,心思叵测。曹操,英雄乎?奸贼乎?
-
-
-